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610-6008 工作日一线畅通010-65264178 24小时专家热线13671039588 / 13520823968
 
 
收起信息
展开信息

加国华人参政议政忙:加拿大社会面面观(三)

时间:2005-11-30 00:00 浏览量:

加拿大取消所有不平等待遇之后的第二波移民潮中,华人移民来源多元化,商人﹑留学生﹑投资者﹑专业人士纷纷移民过来,有的因为香港受文革影响和东南亚排华浪潮而远避他乡﹑已经没有后路;老华侨的家属也移民到加拿大团聚,家乡没有太多牵挂;华侨的第二代已经慢慢在加拿大社会成长起来,能够逐步融入主流社会,所以这个时代的华人还是乐于在加拿大扎下根来的,把自己当作真正的加拿大人,因此华人的侨居意识是比较淡的.在加拿大政坛﹑社区﹑社团﹑商会和文化机构的活动家和领导人都是这代人中的杰出代表.

近十年来的第三波华人移民,无论是香港﹑台湾和中国大陆的投资移民﹑企业家移民﹑技术移民,他们大多数在壮年和中年以后移民的,在原居住地建立了相当的人际关系或者商业网络,许多人都是当地有影响的成功人士.来到加拿大要拋弃这一切是困难的,加上加拿大这些年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而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更加快了移民的回流.即使是原来准备在加拿大长期居留的人士,在看到加拿大发展机会不多﹑税率很高的情况后,就改变了主意,有的把妻小留在加拿大而自己作"航天员"来往两地;有的熬过入籍后回国或者转往美国发展.据统计回流香港人数激增, 2001年香港加侨将突破15万人,其中的许多移民家庭成员是两地分隔,赚钱者返港工作,家属则留在多伦多和温哥华等移民聚居地生活.

所以目前侨居心理的复燃和回流现象增加,不是象早期那样制度性的歧视,主要是加拿大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吸引力不足,而中国经济发展的诱惑太大.所以侨居心理的矫正还需要改善加拿大的经济环境和社会制度,事实上许多本土的加拿大人也在流出加拿大,因而对华人过多的指责是无依据的.当然作为华人移民,自己也需要为居住国作出更多的贡献,关心和参与更多的社会和社区事务.

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也有相应变化,不再是单纯强调爱国主义﹑为祖国为家乡服务,而是按照国际法惯例,鼓励移民遵守居住国的法律﹑入籍公民效忠当住国;把留学生"回国服务"改成"为国服务",即采取多种多样形式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侨民显然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在加拿大和中国之间架起合作的桥梁,而使得符合加中两国和移民自身的利益.

14.华人的观念:歧视和被歧视

毋须违言,海外华人身上深层里还体现中华文化的烙印.从华人心理结构和性格特征来说,尤其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不同程度的活现出来.早期的华人在被歧视环境中生活过来的,这种被歧视的思维模式被固化和流传下来,尽管几十年来加拿大的人权状况已经根本改变,多元文化也成为加拿大的基本国策,真正被歧视的现象大大减少了.由于一些华人的疑心太重,往往把别人的正常交往行为视为歧视,因而老是忿忿不平,甚至作出过份的反应.尤其对加拿大人可能只是出于不明白﹑好奇心或者是诧异的动作和语言,新栘民而看成种族歧视的反映,认为受到冒犯.其实按照老移民比较客观的看法,加拿大目前歧视的现象并不是很严重,比南邻美国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加拿大华人有100万人之众,已经是加拿大最大的外来少数民族.温哥华市有30万华人,在某些社区华人比例更大,俨然成为多数民族,尤其华人经济在加拿大取得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许多华人"抖"起来了,好象华人了不得,从此站起来了.所以从被他人歧视成为歧视他人,比如可以理直气壮的"点评"非洲移民﹑南斯拉夫难民﹑越南人﹑印度人﹑加拿大土著人这些似乎比中国人"低等"的种族,甚至可能瞧不起国力衰弱的俄罗斯人﹑日本人和流浪的白人. 在华人社群内部,土生华人﹑香港人﹑台湾人﹑广东人和大陆其它地方人,讲广东话﹑国语﹑普通话的,新华侨与老华侨,技术移民﹑投资移民﹑留学生之间,这些不同亚型社群也不同程度的有歧视和被歧视的现象.

这种心态的变化反映华人性格特征的内在弱点,海外华人应持有平常心态﹑不卑不亢,在白人面前不要有媚态,在有色人种前面不要有傲慢姿态,应该从各个民族中吸取优点.通过华人合理合法的行为和行动,改变加拿大社会残存的歧视现象,使得各个民族平等相待.

15.华人参政议政忙50多年前华人还受到加拿大国家制度的不公平待遇,社会风气也是歧视女性和少数民族的. 1947年取消了所有的歧视性法律,并且由于华人族群经济在加拿大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自然有政治上参政议政的诉求.华人社区也有不少有志之士勇于参政,打破了华人对政治冷淡的传统形象.以下是华人在加拿大政坛的一些纪录:1957年郑天华成为第一位华裔国会议员;1965年BC省锦禄斯市选出加拿大第一位华裔市长吴彼得;1993年陈卓愉(Raymond Chan)在BC省竞选成为加拿大华裔国会议员,并被任命为联邦亚太事务国务部长; (联邦自由党)1997年梁陈明任(Sophia Leung)在BC省竞选成为加拿大首位华裔联邦女性国会议员,并在2000年的联邦大选中连任; (联邦自由党)1998年利德蕙(Vivienne Poy)成为代表多伦多地区的加拿大首位华裔联邦参议员;1999年伍冰枝成为加拿大首位华裔总督.其它还有:国会议员李侨栋(Art Lee)﹑BC省上一任省督林思齐(David Lam), BC省议员及前城镇事务厅长关慧贞(Jenny Kwan,代表省新民党)﹑张杏芳(Ida Chong,代表省自由党),安大略省环境厅长马健威(Gary Mar),前温哥华市议员余宏荣﹑叶吴美琪(Maggie Ip)﹑黄月峨(Sandra Wilking)﹑现温哥华市议员李思远(Danie Lee)﹑李松(Don Lee).在2001年的BC省议会选择中,共有7-8位华裔人士参选,其中新民党议员关慧贞连任,自由党的张杏芳(连任)﹑黄耀华﹑李灿明顺利当选为省议员. 在加拿大华人政治人物基本全是香港移民的背景下,其它地方出身的华人也逐步登上舞台,如梁陈明任具有台湾背景(14万到台湾,并接受高等教育),李灿明具有大陆背景(广东中山出生).在轰轰烈烈的选举战之后,有些现象值得深思,华人在加拿大的政治高位都是荣誉性的(如总督﹑省督和参议员),真正具有公共决策权力的职务还不是很多.比如这次BC省自由党取得省议会的77席(另外两席为新民党),并且有三位华裔议员,可是均无缘被新省长委入扩大的内阁班子(28位厅长),即使以高票连任省议员及曾担任影子内阁成员的张杏芳亦遭闲置.所以整个华人社群表现哗然和深深的失望.新省长金宝尔在性政府宣誓后接受传媒访问时,被问及何以没有华人入阁时,只是表示所挑选的内阁成员都是量才录用,族裔背景不是考虑让省议员入阁的因素.不过最后在省政府的一些临时委员会中安排了华人省议员.另外华人参政仍然不成熟,在伦理上是对华人社群负责还是对选区所有族裔的选民负责?如何组织自己的竞选班子和挑选竞选经理?如何获得华人社群团体的支持和筹备竞选资金?是对所在的党负责还是力争华人的权利.有些议员就是没有充分反映华人的利益而被选民拋弃的. 从文化的角度,中国是以家族为社会单元,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传统政治原则,约束了华人作为个体参与社会事务的能力,北美社会需要有个体行为能力的"公民",而不是有族治能力的"族民",所以华人政治能力的低能,还需要西方政治观念的启蒙运动.来自中国大陆的移民原来没有在西方民主制度下的政治生活经验,仍然在求生存的阶段,一般认为没有时间顾及政治权利的运用.总体上说华人在加拿大参与政治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华人的从政之路才仅仅是迈出第一步.目前华人对政治普遍缺乏兴趣﹑参与程度不足﹑没有尽到政治参与的责任.不过随着一批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移民在加拿大取得相当的经济地位,并且要求经济力量与政治力量结合起来的时候,相信会有一些华人政治家活跃在加拿大政坛上.所以华人从政之路,任重而道远.

16.唐人街的沉浮

在北美许多城市的市中心附近,通常都会有几条街道,英文叫"Chinatown",俗称"唐人街",雅称"中国城",当地华人社团又常常称为"华埠".

由于华人在早期不为白人社会所接受,唐人街自然成为华人生活和实现商业贸易的隔离地带.在19世纪唐人街是华人的商业和社区中心,当时华人吸引的顾客都是来自华人居住区的居民以及从偏僻地区路过的华裔矿工和劳工,实际上唐人街是华人民族的贫民窟,那里的生活条件是骯脏和拥挤的,并有凶杀和绑架之类的暴力犯罪活动,除了合法生意外,唐人街还有赌博﹑吸鸦片和卖淫的堕落活动.尤其华工在没有家庭的单身生活中,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华工中吸鸦片和赌博相当普遍.在18世纪80年代,加拿大的BC省维多利亚就有6000多华人,唐人街也最为发达,大约有2000华人和100多家华人商店﹑15家吸鸦片店﹑11家华人旅馆和3家华人戏院.另外在温哥华﹑新威斯敏斯特这些华人集中的地方,唐人街也发展起来.唐人街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阶级化,除了大部分是暂住的矿工﹑劳工和失业工人外,少数的华人商人控制着贸易公司和社团组织.随着后来更多的华人迁入加拿大,华人人口的增加为唐人街的商业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客源,所以象多伦多和温哥华这样的大城市,唐人街的区域有所扩大.但是从事专业技术职业的移民更喜欢选择郊区,而不是唐人街作为自己的居住地. 现代唐人街越来越失去许多在早期华人中表现出来的功能,虽然在加拿大公众眼中唐人街是少数民族的领地,但实际上仅仅部分商行是华人拥有的,很少有华人继续居住在那里.现在唐人街仅仅是推销华人商品和服务的商业区,以及旅游观光的地方.目前唐人街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一是华人现代商业集团在唐人街外开设的超级商场分流了唐人街的客流量;二是唐人街纳入高地税的范围,地租不堪重负,近几年温哥华唐人街的商会总是上诉地方政府的评税;三是唐人街素是一个城市中脏乱差的地方,购物环境较差,垃圾遍地;四是唐人街地区社会治安恶化,如温哥华唐人街地处温哥华东端,是毒品经验和吸毒集中之地,瘾君子到处游荡;五是唐人街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停泊车辆非常不便;六是传统侨社的老化而后继无人.北美的许多唐人街似乎都有没落的迹象.振兴唐人街成为北美有关城市华人社区和当地政府关心的问题,也正在考虑采取一些措施,比如推广华人文化教育活动与其它特别节目,成为发扬传统中华文化的阵地;利用一些名胜古迹,增加旅游观光功能;减少各种犯罪活动;保持街道清洁;增加泊车方便;改善和翻新建筑物等等.但愿唐人街能在现代社会结构变迁中获得新生.

17.移民就业:弱女子强于男子汉

在加拿大有一个调查显示:中国大陆新移民中的女性扺达加拿大后,大部分都能够较快适应环境,很快的找到工作,并且能胜任工作,精神也比较愉快满足,对加拿大也有比较强的归属感;而此时一些男性移民可能仍然在为就业奔波,或者在苦闷中徘徊.她们在许多领域的收入水平已经超过其它族裔的女性,直追当地男性居民.

那么如何解读这种现象呢?作者认为可以根据现代就业理论来解释它.现代就业特别强调人的知识的综合性﹑适应性和可转移能力.细想一下,在中国妇女身上还真有不少这些能力,比如中国妇女(主要指移民女性)许多都有上大学的经历,因而具备基本文化素质;在结婚之后仍然参加工作,从而有比较精深的专业技术知识;中国往往由女性当家和理财,也有计划管理﹑财务管理和预算能力;家庭内事务繁多,妇女通常能把乱糟糟的家庭管理得井井有条,这也是行政管理和时间管理能力的体现;帮助丈夫待人接物,因而有了人际交往和社交能力;把小孩辅养大,并且都希望培育成栋梁之材,因次也有教育辅导能力;另外承担的各种杂务,使得妇女懂得家庭管理﹑园艺﹑厨艺﹑缝纫编织﹑医疗健康﹑旅游﹑子女教育﹑消费心里的多样性知识;妇女懂得怎么多,大多数是无师自通,真正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作为家庭主妇,里里外外一把手,任劳任怨,是勤奋努力的典型;从受父母疼爱的骄小姐转变成需要操劳一切的家庭总管,说明她有极大的适应转型能力.所以中国现代妇女的这些素质和能力与现代西方就业的需求不谋而合,大陆女性移民的杰出表现和"价值发现"实在有其必然性.

这些分析可能让男子汉们汗颜,男人们看来还需要多多反思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尤其缺少在海外新的生存环境下的适应能力.另外的启示在于:在目前的男性社会中,应该更多的承认家庭劳动对社会的贡献,让家务劳动真正体现出应有的价值,男性也应该给予妇女更多的尊重和平等对待.

不过在海外这样的新移民家庭,应该注意家庭气氛的微妙变化,有的女性可能在取得家庭经济主动权之后对男性开始指指点点,失业或者读书的男性可能觉得在家抬不起头来,这种角色的互换,可能带来家庭的冲突,轻则吵闹,重则家庭离散.所以还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体谅﹑尊敬和容忍.

18.并不浪漫的"太空"之旅

在加拿大移民圈子中,常常把一个家庭分居两地,其中的一方生意或者工作在海外(香港﹑台湾﹑中国大陆或者其它地方)而家属留在加拿大的家庭成为"太空家庭",每年有几次飞来飞去回加拿大小聚探亲的生意人成为"航天员".由于目前回流亚太地区的移民越来越多,太空家庭成为加拿大的一种社会现象.以前主要是港台的太空家庭,因为大陆的移民大量增加,大陆航天员的数量也在迅速增多.

中国古代有牛郎织女"鹤桥相会"﹑柳毅传书等美丽传说,歌颂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但是这些离开现实生活太远,长期分离而对家庭忠贞的实属不易,社会环境复杂化,尤其加拿大和中国远隔万里,保持家庭的完整更是难能可贵.

一般移民之初,每个家庭都会憧憬美好的未来.人与人分别的时间久了,自然有隔阂的感觉,航天员一年中匆匆忙忙往来加拿大和海外两地,有如一个过客;留守在加拿大的一方,主理家庭方方面面的生活,照顾小孩的入学教育,两个人的个性都会逐渐独立起来,夫妻之间的感情开始变得陌生;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影响程度的不同,夫妻对生活的共同点也渐渐产生分歧.如果任何一方有第三者的介入,寂寞的心情往往被第三者填补,配偶的影响力慢慢就淡出,夫妻感情就开始产生异变.

大部分的航天员家庭,物质生活条件都不错.航天员在海外紧张工作之余回到加拿大,往往把家庭作为一个避风港湾,想好好休息和放松,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而平日留守加拿大过着平淡的太太,则希望过段激动浪漫的生活,双方的期望存在差异,但是当时多多少少会迁就对方,在过完这阶时间后双方都有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感觉也是夫妻感情变异的一个诱因.

对夫妻来说,中年更是敏感时期,相处十几年或二十几年后,对方的优缺点已经暴露无遗,可能不再欣赏对方的优点,而对其缺点﹑弱点和不良习惯喋喋不休,甚至百般嘲笑.一般男人都会为避免吵闹而沉默忍让.如果在海外感情空虚之时,有年轻女子闯入生活,则很容易出现婚外恋,包二奶的情况也就发生.

我们看到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念起了巨大变化,道德情操的东西方的标准不一.男女之间信誓旦旦﹑坚贞的观念淡漠了;社会的诱惑力也比以前大得多;西方社会家庭分离的舆论氛围也很宽松.由于种种原因,许多太空家庭发生离婚悲剧,结果是妻离子散,增加更多的单亲家庭. (待续)

    ——多伦多信息港


分享到:
美加金联二维码生成器